中国常见的加密货币
作者头像
财经观察 · 刘然
发表于 2025年8月7日 · 阅读 12,394

在金融领域,货币形态的演变从未停止过。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加密货币这一新兴的数字货币形式逐渐走进了大众视野,并在中国市场也占有一席之地。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对于加密货币的态度一直颇为微妙,既没有完全禁止,也不给予充分的支持。不过,在金融科技的推动下,一些中国本土或由中国团队开发的加密货币项目开始崭露头角,成为中国市场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首先需要提及的是比特币(Bitcoin),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尽管其创始人的身份一直成谜,但比特币的发展历程无疑是加密货币行业的里程碑事件。在中国,比特币的早期参与者多为技术爱好者或投资者,他们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进行交易。然而,随着2017年中国政府对于虚拟货币市场监管力度的加大,大量交易所因不符合监管要求而被关闭,导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比特币灰产重灾区。尽管如此,比特币作为一种资产配置工具和支付手段,在中国的某些角落依然活跃。


接着是莱特币(Litecoin),作为比特币的姊妹币种,由前谷歌工程师Charlie Lee于2011年开发。莱特币的交易速度比比特币快得多,这使得它在交易费用、买卖便利性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在中国市场,莱特币的用户群体较为庞大,尤其在电子商务和P2P支付领域颇受欢迎。


以太坊(Ethereum)是全球首个以智能合约为中心的区块链平台,其发行的加密货币以太币(Ether)也受到中国开发者和投资者的关注。以太坊的智能合约功能使其在去中心化应用、非同质代币(NFTs)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这使得以太坊及其子币种在中国区块链开发者中颇受欢迎。


另外,一些专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做的加密货币项目也在积极推广。比如,Zcash是中国首个采用零知识证明的隐私保护加密数字货币;NEO是中国第一个智能合约平台,其核心是以太坊升级版形式存在,强调去中心化与安全性的结合;TRON则是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娱乐社交和游戏专用平台。这些项目在中国拥有一定程度的认可度,尤其是在游戏、社交等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政府对于加密货币的态度一直较为审慎。近年来,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积极推动法定货币的数字化进程,同时对非法加密货币交易保持高压态势。这使得中国的加密货币市场在监管的重压下发展,既无法完全自由放任,也不可能全面禁止,呈现出独特的监管环境。


综上所述,虽然中国对于加密货币的整体态度保持谨慎,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本土或由中国团队开发的加密货币项目已经在市场上占据了重要位置。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这些加密货币有望在中国的金融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然而,任何新生事物都需要经历时间的检验,加密货币同样需要解决其面临的法律、监管和技术风险等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健康稳定地发展。

作者简介: 刘然,国际金融与数字资产观察专栏作者,长期关注全球宏观经济走势、加密货币市场及区块链行业发展,曾在大型金融机构及跨境投研团队担任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