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密货币市场,交易手续费的收取方式尤为重要,其中“挂单手续费”和“吃单手续费”是用户在进行币币交易时常常会接触到的概念。本文将探讨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以及如何计算它们的手续费。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挂单”和“吃单”的定义。在加密货币市场中,“挂单”(Maker)是指用户设定一个价格并提供一个买卖订单,而没有立即执行该订单。相反,“吃单”(Taker)指的是当用户以当前市场价格成交时,即接受市场上的现存订单进行交易。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手续费的收取方式。对于“挂单”交易,用户在提供流动性时并不需要支付手续费,因为订单并没有被执行。然而,一旦该订单被“吃单”执行,就需要按照交易所设定的规则来支付相应的费用。通常情况下,不同交易所对“挂单”和“吃单”的交易收取不同的手续费率。
以2020年9月8日某平台币币交易为例,假设用户购买了价值10000USDT的加密货币,如果全是通过“挂单”成交,则只需支付10个USDT作为手续费(即1%的挂单手续费),实际到手为9990个USDT。而如果全部通过“吃单”成交,手续费将增加至15个USDT(即1.5%的吃单手续费),最终用户将得到9985个USDT。
在不同的交易所中,如OKX,其永续合约收取0.02%的挂单手续费和0.04%的吃单手续费,且手续费按合约价值的特定百分比计算。值得注意的是,OKX在处理“挂单”时会在下单时扣除手续费,而在用户执行“吃单”时会再扣除一次手续费。
至于其他交易所或平台,挂单和吃单的手续费率可能会有所不同,用户在交易前应详细了解相关规则,以避免不必要的费用支出。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对未成交的限价单不收取手续费,但这也取决于具体平台的策略。
在合约交易中,“挂单”和“吃单”的概念同样适用。例如,当用户在永续合约市场中下单时,若为“挂单”(Maker),则会产生0.04%的手续费;而如果用户直接以当前价格成交(即接受市场上的现存订单进行交易,称为“吃单”或Taker),则会支付0.06%的额外手续费。
综上所述,投资者在进行加密货币交易时,应清楚理解“挂单”和“吃单”的区别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用计算方式,以便合理规划交易策略,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同时,对于不同的交易所和平台,用户也应当仔细阅读其收费规则,确保交易的效率和成本效益的最大化。